右玉老哥俩, 音乐路上共筑梦想

 

他们,虽然年已古稀,但有一颗不甘寂寞,乐于奉献的心;他们,虽然步伐蹒跚,但有一颗不怕吃苦,勇于追逐梦想的心;他们,虽已白发苍苍,但有一颗诲人不倦,发挥余热的心……他们,不计报酬,无怨无悔,为爱好音乐的人们浇灌着涓涓爱心和辛勤汗水,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

曹氏兄弟俩

每当人们街谈巷议“文苑斋中老年文娱活动中心”的时候,都会很自然地夸赞德艺双馨、乐于奉献的曹氏二兄弟:曹德成、曹效成。

患难同学走到一起

曹德成1954年师范毕业后,一直在中小学校从事音乐、美术课的教学工作,直到1997年退休才离开了他眷恋的三尺讲台。随后,贤妻因病去世,这一沉重打击,使他一段时期非常消沉,何去何从,这时的他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家里的小买卖还要不要继续做、要不要续弦……一连串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寂寞、孤独,深深地困扰着一向乐观的他,整天闷闷不乐,对生活也失去了从前的信心和勇气。

就在这时候,他的两个同学赵有蔺和王武的妻子也相继去世。

相同的遭遇,相同的感受,百般无聊时,仨人就聚到曹德成家,互诉衷肠。实在是苦闷极了,他们就苦中作乐,或吹吹唢呐,或拉拉二胡,娱乐一番,以解心头之苦。没有锣鼓,他们就敲打火炉盖儿、洗脸盆,倒也觉得很有意思。

那些日子,风悠悠、云悠悠,凄苦的心情在琴弦上流淌,音乐使仨人不再寂寞、不再孤单。

熬过了漫漫严冬,迎来了春意盎然的春天。

一日,武世俊、孟一统等老同事自带乐器找上门来。这下子,人多了,简单的乐器有了,一个小小的乐队就这样诞生了。他们不分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一有空,就凑到一块儿,娱乐娱乐。

忽然有一天,内蒙古籍的于文莲主动上门,恳求道:“我爱好晋剧,你们能不能教我晋剧?”闻听此言,大伙欣然应允。随后不久,于文莲的好友赵玉兰、武玉珍也陆续“入伙”。

曹德成因人而异制订了教学计划,对前来求教的人,进行系统的教学辅导。他无论对谁都一视同仁,不厌其烦地进行指导。时而高歌,时而轻缓,时而打着节拍,他把所学所知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每一位来者。看到他们聚精会神听讲的样子,看到他们成功后欢笑的神情,看到他们把一个个陌生的音符变成了有生命的声音,曹德成从心底流淌出满满的幸福。期间,也有来唱唱道情、二人台什么的,曹德成都有求必应,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那间低矮简陋的屋子,常常湮没在歌声和欢笑声中。

就这样,渴望学习音乐新知识和想要追逐音乐梦想以及娱乐的人越来越多,曹德成就把做买卖的货架干脆搬到了院子里,腾出堂屋当作排练室。

时间久了,曹德成琢磨应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挂一个像样的牌子。后来经过众人商议,2005年秋,“文苑斋中老年文娱活动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2008年,时任县委书记赵向东获悉在民间竟然有这样一个自发成立的文艺组织,很是惊喜,就亲自上门看望。一进门,看到大伙儿正敲打着火炉盖儿和用糖果盒儿自制的小鼓,在简陋狭隘的屋子排练节目,很是感动,心头一热,当下拍板让文化局解决一些打击乐器和一个小音箱,并且鼓励大家要多出精品,可以走出去,到厂矿、到企业进行演出。为此他还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号召大家,“文苑斋中老年娱乐活动中心的老同志们,人老志不老,在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传承右玉精神,弘扬正能量,实属不易,精神可嘉。以后他们不论到哪里演出,大家都要积极配合,大力支持,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进行捐助。”

于是,他们把县委书记的热情关怀化作感恩的实际行动,不辞辛劳深入基层开展文艺宣传活动。基层单位也牢记书记的嘱托,每到一处,有的捐物,有的捐款。有了钱之后,曹德成们首先购置了笙、四胡、三弦、板胡等常用乐器,还为演员定做了演出服装。此后,经常闪亮出现在县城体育广场等公共场合,为公众进行义演,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赞美可爱的家乡,弘扬右玉精神。逢年过节还到敬老院和养老院对老红军和老同志进行慰问演出,所到之处,无人不夸。

筑梦路上还有兄弟

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文苑斋中老年娱乐活动中心在前进的道路上,同样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当其如火如荼发展的时候,一些老者有的因病不得不回家养病,也有自立门户组建戏班子的;一些年少的则加入了鼓匠等班子,外出演出。一下子,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尤其是乐队人员匮乏严重,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这使曹德成一时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正当他不知所措之际,他的弟弟曹效成来了。

曹效成曾先后在县文化馆、县剧团、县艺校任职,从事过舞台美术、剧本创作、摄影等工作,是个多才多艺的人。精通多种乐器,特别是电子琴弹奏更为出色,音乐是他一生的钟爱和追求。

实际上,自文苑斋中老年娱乐活动中心成立以来,只要有大型的演出,或是新节目排练,只要需要,他不管多忙,都去帮忙。这次看到哥哥苦心经营多年的娱乐活动中心陷入窘境,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安慰道:“别泄气!别灰心!有我在!只要我们心存梦想,不改初心,顶多是个重打锣鼓重唱戏吧!”他胸有成竹地对哥哥说:“我又有个小小的梦想,就是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再办个乐器培训班,重点是电子琴培训,咱们不收任何费用,随叫随学,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热爱音乐的下一代,也算是为社会做点贡献吧!”

此话一出,兄弟二人面面相觑,随后俩人会心笑了起来。一阵笑声驱散了笼罩在哥哥心头的阴霾。思路一有,万事不愁。

新的征程再次起航!

曹效成自费新买了一架适合教学用的电子琴和一些教科书等,还是那间堂屋,还是那块黑板……对求学者进行教学。

一本电子琴学习教材、一台梦想中的电子琴,一张高度合适弹奏乐曲的坐凳……足以使这些中老年人们完成他们的小小心愿,让他们实现音乐梦想并在学习中得到最纯粹的健康快乐。

每天上午9时刚过,曹家就来了学习电子琴的叔叔阿姨们。他们对电子琴的热爱和渴望让二位曹老师十分感动,也成为他俩倾心教学的力量源泉。

“自从学习电子琴,每天就有了最期盼的事情!先前的脑梗也好转了许多!”梁志昂深有感触地说。

与此同时,曹氏兄弟二人还教歌学戏,为新学员讲乐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天下来,虽然累,但是内心很充实,他们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和进一步升华,生活得更有意义。

就这样,经过近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辛勤奉献,学员走了一批又来一批。这些学员成为城乡文艺领域的排头兵和领头雁。而曹氏兄弟俩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支垫了多少钱,自己也记不清了。只是在逢年过节,有学员来看望看望两位曹老师,平时有几个女学员,帮着整理一下衣物,打扫一下房间什么的,兄弟二人心里就得到了很大的安慰和满足。因为这是对他俩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和最大认可,也是对他俩焕发艺术青春的最大支持和鼓励。

如今的他们,年岁都已不小,但是他们不忘初心,梦想依旧,仍在为培养音乐人才,默默地辛勤耕耘着、奉献着!

 

版权© 耳媒体 冀ICP备16017586号-1